1)1336 把燕子给老子派到谢凯身边去_重生军工子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最新永久域名:,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,谢谢!

  哪怕国内已经开始组织涡扇-10核心机全国联合大攻关,很快国内就不用进口AL-31发动机了。

  但是贷款引进这款发动机生产制造技术,用于给涡扇-10作参考,几乎不用花什么成本啊。

  庞大的苏联帝国,财富庞大得让人无法想象。

  中国也是同样制度的国家,有权利继承苏联的遗产,多拿点又有什么关系?

  季米诺夫见中国人满意他提出的这种方案,更是高兴。

  之前乌克兰方面向苏联中央银行贷款,银根紧缩的中央财政根本不愿意向提供贷款给乌克兰,怕这边无法偿还。

  现在由中国人偿还,中国人拥有大量轻工业产品,是苏联需要的,这就没有任何问题了。

  实在不行,可以让中国方面找他们的某一家银行向苏联中央银行担保。

  这样一来,事情就容易操作了。

  “部长,这样的操作方式,航空工业部和军事工业委员会会同意吗?”

  季米诺夫看着一脸担忧问自己的尤里亚夫。

  反问着他,“为什么不同意?安-22的技术已经落后十多年,早就停止生产了。用已经淘汰的技术来换取发展经费,有什么理由不同意?除非航空工业部跟军事工业委员会有经费拨付给我们……”

  季米诺夫一脸的不以为然。

  苏联跟中国人换取的五轴加工中心,不会分到乌克兰,按照目前的状况,肯定是会留在俄罗斯的机械设计局,以及制造单位,以此提升他们的制造实力。

  一般情况下,苏联都是俄罗斯优先。

  没有足够的资金,根本没办法搞到这些高级加工设备,自然无法升级乌克兰航空制造实力。

  整个苏联,对于工业布局,都是偏向俄罗斯的。

  乌克兰原本底子就比较好,有一些俄罗斯本土不具备的优势条件,所以才得到有不少的工业基础。

  比如,在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,不是因为莫斯科方面想发展乌克兰的造船工业及技术。

  黑海造船厂,是整个苏联境内唯一一个可以用来制造航母的大型船厂,对于制造航母这样的大型水面舰艇,需要永久的不冻港。苏联境内其他造船厂,都不适合。

  而真正核心的如同核潜艇制造等,一直都在俄罗斯范围内建设发展,没有在布局在任何一个加盟共和国。

  季米诺夫之所以想要用安-22的技术换取中国人的资金,无论是想建造第二架安-225也好,还是用来拯救乌克兰范围内的航空工业,都需要大量资金来才行。

  苏联航空工业部分给乌克兰航空工业部的份额,现在是越来越少,每年甚至不到20%。

  这样的情况下,乌克兰方面自然不舒服。日子本就不好过,苏联进一步地降低预算,使得这边更是雪上加霜。

  “部长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u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